公告»

2022-07-08
登录我的图书馆
登录数字图书馆
请输入关键字
文献检索

秀山辰河戏

我县境内的辰河戏,源于沅陵(旧称辰州)、辰溪等沅水中游地区,流行于湘西、鄂西、渝东南和黔东各县,除舞台演出外,多以“围鼓堂”坐唱。它与常德汉戏(又称常德戏、沅河戏)都是在汉剧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对李生剧种。其唱腔曲牌大同小异,故有“汉戏辰河共一班”之说。辰河戏有高腔、昆腔、低腔、弹腔四种声腔。高腔:源于代阳腔(代阳腔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,大约元末出现于江西代阳一带),由唱腔、唢呐帮腔、锣鼓伴奏组合而成。其曲牌有【红纳袄】、【香罗带】、黄莺儿】、【满江红】、新水领】、【园林好】、【汉人松]等一百多首。昆腔:用竹笛伴奏。与高腔混合使用。也作过场音乐。低腔:唢呐伴奏。作唱腔起句。也作为过场音乐。如:登朝、起堂、发兵、行路、修书、饮宴、迎宾等。弹腔:是辰河戏使用得最广泛的声腔。也是最为普及的一种声腔。弹腔曲牌有南路(二黄,定弦52)、北路(西皮,定弦63)反南路(反二黄,定弦15)三种。另有南夹北、四平调、草鞋板、补缸调、绑子腔等。板式有:导板、三眼板、一流(原板)、二流(流水板)、三流(散板)、肖眼(摇板)、滚板、哭头等。辰河戏弹腔北路(西皮,眼起板落)由湖北襄阳腔发展而成。(襄阳腔又名湖广腔,是秦腔流传至襄阳一带演变而成)。北路跳度大、节奏变化多样,具有高亢、跳跃、轻快、活泼的特点。常用于表现爽朗、豪迈、紧张、愉快的情调;南路(二黄、板起板落)由江西宜黄腔演变而成(又有认为由安徽四平腔演变而成)。南路流

畅平和,节奏稳定,速度较慢,多用于低回宛转、愤恨、哀怨的感情。辰河戏弹腔的北路、南路是板腔体中发展得比较完整的戏曲腔调。它的伴奏与京剧相同,京胡为主(北路定弦63、南路定弦52、反南路定弦15),加上京二胡、三弦(或月琴)称之为三大件。打击乐有桶鼓、大堂锣、头钵、二钵、小锣。以头、二钵的演奏最具特色。辰河戏大约上世纪初传人我县,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民国时期常有江湖戏班来境内演出,主要有常德、洪江一带的名伶陈化隆(烂棉絮)、宋福龙、邓占葵、游福芝、夏福千、冉应龙、王元刚杨华金、王老容、罗家喜、毛香云、张金秀、华平治、尹神仙、糜寿之(乐师)、熊世伯(鼓师)等。演出剧目有:《粉桩楼》、《拜月记》《枇杷记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四下河南》、《王宝》、《秦香莲》、《天水关》、《三搜索府》、《门斩子》、《五台会兄》、《罗成战山》、《石迁盗钾》、《打渔杀家..等。这些江湖戏班无论在那个场镇,一演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。在其影响之下、县内的峨溶,雅江、中和、平凯、清溪、宋农、梅江、龙池、石堤、溶溪等乡镇的富户巨商,相继组建本地的辰河戏班子,捐资购买衣箱行头,请来江湖艺人开科课徒,培养了一大批辰河戏爱好者和演出骨干,凡逢年过节或某富户巨商家中有红白喜事者,都要开台唱戏。“围鼓堂”(坐唱)更为普及。一般家庭凡有婚丧嫁聚、生朝满日者,都请“围鼓堂”来唱戏,以热闹气氛。

另外,以本土艺人任永祥(艺名湘林子)一家为主体的辰河戏木偶班(又称矮台戏),常年到各乡镇演出。每到一处总演上一两个月,为辰河戏培养了一大批观众。这样,辰河戏这个外来剧种就在秀山“安家落户”深深扎根。辰河戏所到之处,无论大人小孩都能像模像样地哼上几句,可谓是深人人心,家喻户晓。新中国成立后,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,周边各县都成立了专业剧团。秀山各乡镇的业余辰河班也更加活跃。在这种形势下。秀山县委、政府把成立专业剧团列人议事日程。由县委宣传部部长池兴华主管,县文化馆具体操作,1957年首先组织了全县的辰河戏和花灯调演。当时参演的代表队有清溪、龙池、中和、石耶、峨溶、雅江、梅江、溶溪、石堤、宋农等乡镇。剧目有《斩黄袍》、《大小别》、《鞭督邮》、《卖画杀舟》、《十五贯》、《秋江赶潘》、《芦花荡》等及一些花灯歌舞节目。此次调演会期一个多星期,每台晚会都以辰河戏压台,最后一夜当雅江的《秋江赶潘》演出结束后,观众热烈鼓掌迟迟不肯离去,强烈要求再演一折。最后由王梅福、藤子清两位艺人临时凑了一折《岳母刺字》方才解围。秀山观众对辰河戏的喜爱可见一斑。在调演的基础上,由文化馆干部陈萃生到各乡镇去挑选演员。通过政审、招来了王梅福(名票)、李天祥(宋福龙门生)、向泰(师从陈烂絮)、藤子清(科班)、任永祥(木偶世家)和刘忠勉、洪世华、田启林、周明生、左选斌、王世金、龚淑君、罗成孝等一批中、青年辰河戏演员,于1958101日成立了“山县辰河戏剧团(秀山花灯歌舞剧团的前身)。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剧团排练了《周任献嫂》、《生死牌)《红书宝剑》《王宝》、《土台认母》、《碧玉警》、《桃花装疯)《醉骗幽州》《断桥》、《钓龟别母》、《判双钉》、《买画杀舟》、和现代戏《苦难之花》《夺印》等一百多个剧目到各乡镇和周边县演出,为辰河戏的继承发展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1964年剧团改为“花灯歌舞剧团”以搞花灯为主,但辰河戏仍在断断续续地上演,直到十年动乱方才终止。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,传统戏得到了解冻,文艺迎来了又一个春天。剧团恢复了辰河戏的演出,排练了《十五贯》、《乔老爷上轿》、《借亲配》、《花田错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胭脂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金钗记》、和现代戏《审椅子》、《路遇》、《渡口》等一批剧目到乡镇演出,深受群众欢迎。

1981年各乡镇成立了文化站,业余辰河戏也活跃起来。中和镇、清溪场镇都成立了业余辰河戏剧团,在外地和本县专业剧团请辅导老师,培养了一批年青演员,排演了《断桥》、《太白醉酒》、《莉花斩子》、《打金枝》、《三娘教子》、《皇袍》、《门斩子》《倒骑马》、《夜探金铺》、《四郎探母》、《五台会兄》、《三家店》等剧目,大大活跃了群众的文化活动。秀山地处渝、鄂、湘、黔结合部的武陵山区,其民风民俗、文化积淀与湘西、鄂西、黔东极为相似,辰河戏流传到此深受民众欢迎,老百姓乐于接受,易于接受。在近百年流传中,它与其他地方戏种相互渗透,相互影响,特别是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,在道白,行腔咬字,间奏过门等方面,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个特点。在北路高亢婉转的生角【导板】中隐约可以听到“山歌号子”的音调;在南北调回龙的抛腔中又含有花灯戏[送报条]的旋律;在南北调[一流】的唱腔里,又可“品到阳戏的“风味”;在反南路的腔调里也融有花灯曲调的成份。辰河戏的一些小调曲牌如:【扑缸调】、【草鞋板】、【七句半]等在花灯戏中(如《路遇》、《搜山》等)也时有出现。辰河戏的锣鼓曲牌在花灯戏(兰桥花灯唢呐皮尤为突出)和道士绕棺戏中随处可以听到。可算是“我中有你”,“你中有我”,相互借鉴,共同发展。由于十年动乱对传统戏的禁,辰河戏的传承出现断层,老一辈艺人相继辞世,现在爱好和会唱辰河戏的屈指可数,且都步人老年。年轻爱好者极少,真可谓后继无人。目前仅有建设路围鼓堂、解放路围鼓堂、清溪场围鼓堂还在活动,大部分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,可以说辰河戏这一古老剧种已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。

长期以来,我县县委、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建设、全力抢救和保护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,除抓住打造秀山花灯品牌不放松外,亦注重了其它艺术品种的挖掘、研究。过去学戏,都是口传心记,基本上没有曲谱资料,在传承过种中难免走样。缺板少眼,板眼颠倒的现象经常有之。老师父所说的板眼规律(北路眼起板落,南路板起板落)在实际演唱中总是合不上拍。在县文体局的倡导下,以从艺(操琴)四十余年,师从李天祥(常德福盛班名伶宋福龙之徒)、任永祥(辰河戏木偶世家)的县花灯歌舞剧团退休干部杨云章老师为主笔,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编辑出版了这本《秀山辰河戏弹腔集锦》,填补了秀山辰河戏无音乐资料的空白。该《集锦》收集整理了辰河戏传统唱腔四十多个段子。在不脱离辰河戏风格的原则下,对唱腔(包括唱词)间奏过门进行了适当调整,使之规范化,以合乎辰河戏的板眼规律。在这些段子中,辰河戏弹腔的常用曲牌基本包含其中,每个段子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,并附有间奏曲牌和锣鼓谱。既可作唱腔曲谱收存,也可作演唱资料传唱。意在能把辰河戏这一在我县流传多年而濒临失传的古老剧种,留下来,传下去。《秀山辰河戏弹腔集锦》的问世,为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辰河戏的继承和发展,作了一件有益的事情。

 

2018年3月1日 11:20